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軟文化營銷的威力。
2006年12月,中國的民營企業春秋航空由于出售1元低價票,被物價局處以15萬元的罰款,通過這次策劃力十足的軟文化營銷,現在讓我們看一下春秋航空在品牌認知戰略上獲得了什么。
春秋航空公司的品牌認知與認可度上升了45.9%,而普通的一個品牌要想達到同樣的效果,得花上百萬甚至千萬的硬文化廣告傳播費用,而春秋航空花了多少錢呢?15萬
此次軟文化營銷事件后,消費者就主動給春秋航空作了一個完美的定位—春秋航空票價低,這個完美的定位與春秋航空的自身定位恰恰相吻合。
由上面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軟文化營銷的優點—四兩撥千斤,以極其少的投入獲得巨大的品牌認知度及間接的經濟效益。
春秋航空有沒有打出硬文化營銷的廣告對消費者說:“我們的票價低,來坐我們的飛機吧!”沒有
有沒有說:“我們的航空公司好,請來我們的航空公司?”也沒有。
因為春秋航空知道一點,要想讓自己的品牌在消費者的記憶庫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好的捷徑就是運用軟文化營銷模式
軟文化營銷與硬文化營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軟文化營銷讓顧客在心理上自發,主動地認同你的產品形象。而硬文化營銷是品牌廠商用高頻率的廣告來迫使顧客認同你的產品形象。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熟知定律”,是指當一個陌生人與一個你熟悉的朋友同時向你借錢時,而你現在只能借給他們其中的一個人,你更傾向于先借給那個你熟悉的人。同樣,產品的品牌營銷也一樣,當一個你不大了解的產品品牌,和一個在你大腦中已產生深刻印跡的產品品牌放在一起時,你會偏向哪一個呢